建筑各类等级汇总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建筑结构的属性。比如说,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一级,那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二级。抗震等级也可以在局部调整,比如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三级,但是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柱子的抗震等级是二级。

 

抗震等级当然跟抗震能力相关,但并不是说一级的就一定比二级的好。举个类似的例子,汽车的碰撞试验,有五星的,也有三星的,但是并不是说五星的就一定比三星的更好。一个五星的微型车,跟一个三星的大皮卡相比,孰高孰低还很难说。

 

抗震等级也是如此,它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参见抗震规范里的这张表格。

 

比如说,上海的一栋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度为 100 米。我们就去查表,上海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墙结构高度大于 80
米,所以是二级。再比如说,济南的一栋高层写字楼,框架核心筒。我们继续查表,济南是 6 度区,所以框架核心筒的框架部分是三级,核心筒部分是二级。

注意到,我们说这张表适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丙类建筑”。目前的抗震规范,已经把中小学校舍提高到了“乙类建筑”。换言之,医院、中小学校舍等等非常重要的建筑物,需要在这张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般是查表的时候提高一个烈度。

比如说,以上海为例,同样是小于 24 米的框架结构,如果是菜市场,那就按 7 度查表,也就是三级,如果是小学教学楼,那就要按 7 1=8
度查表,抗震等级为二级。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

比如一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需要到达 1.1%,而四级的角柱,最小配筋率达到 0.7% 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计算允许的前提下,抗震等级低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钢筋。

再比如说,一级和二级框架结构的角柱,箍筋必须全高加密,而三级和四级的角柱就不需要特殊处理。

 

总结

 

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关。

设防烈度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个地区 475 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烈度。如果实际发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于设防烈度,建筑结构应该要做到不发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复的的破坏。

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属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袭击、越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抗震等级越高,对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