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中,有法可依是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类法律法规框定了我们行为的底线,逾越之后就要承担相应的违法违规责任。但是众多法律性文件中,名称、内容、性质各异,究竟该如何区分,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法律:规定政治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要领域,制定权限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①政治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要领域只能通过法律来予以规范
选举、证券、司法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要领域,只能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来予以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以下简称“立法法”)第八条做了明确规定: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如果应当制定法律但是尚未制定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限时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予以规范,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不适用这一便宜性规定。
②我国法律的立法权归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我国法律的立法权,制定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对此,宪法第五十八条、立法法第七条均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还有所区分。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此外,根据现实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可以对法律做出解释。立法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做了一系列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第五十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二、行政法规: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履行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制定权限在国务院
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拥有行政法规的制定权,即为执行法律的规定,或者是履行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所需,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对此立法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实际工作中,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起草工作完成后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进入决定程序。
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可以由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
三、地方性法规: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管理地方性事务,制定权限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地方性法规,顾名思义,施行范围仅局限于地方而非全国,但是在制定权限方面则与法律类似,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法第七十二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如下文引用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均可以根据地方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对于地方性法规可以做出规定的事项范围,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也就是说,地方性法规是为了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管理地方性事务才可以出台的。
对于经济特区法规这一特殊类型,立法法第七十四条做了专门规定: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实践中,非经济特区也可以在全国人大批准下在立法授权上比照经济特区法规,这一特例的典型代表就是浦东新区。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有立法权限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除了地方性法规外,作为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立法法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七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五、规章:根据上位法律、法规制定,制定权限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地方政府
①国务院有关部委可以制定部门规章
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对于部门规章的内容,“立法法”第八十条也做了原则性规定,即“一应当两不应当”: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②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对于地方政府规章的内容,“立法法”第八十二条同样做了原则性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由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六、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效力等级
不同法律的效力各不相同,与其制定机构层级相一致。具体来说,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对于自治地区出台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经济特区法规,立法法第九十条作了专门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