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模由两节模板组成,一节段翻模高度为2.5m,主要由外模板、抱箍、拉杆、操作平台等组成。

模板设计:面板采用6mm的钢板,加劲肋采用[12槽钢焊接,法兰选用∠100x100x10角钢,竖向加劲肋间距选用35cm,横向加劲肋间距选用40cm,槽钢侧向与模板面板焊接。模板之间采用M20螺栓连接,间距20cm。

为减少在拆模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扭曲现象,模板分节制作,进行模块化设计,采用2.5m的标准节段,设2.0m、0.5m的调节节段,每节由4块组成,两侧为圆端形设计,中间为两块直板。

模板进行专业设计,并严格进行工况检算,确保模板具备足够刚度和强度,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抱箍及拉杆设置:模板在1.5m高度内用][10槽钢设置3道抱箍,抱箍直接焊接在模板背楞上,间距85cm,每道抱箍上用Φ25的精轧螺纹钢筋设置拉杆,按0.85m布置。拉杆用螺帽和垫片固定在两道槽钢中间。拉杆用直径32mmPVC管包裹,在拆卸模板时同时拔出拉杆以便再次利用。
以下是付费内容

操作平台设置:操作平台搭设在模板固定架上,每层外模板均设模板固定架,固定架用∠50等边角钢焊接成三角形固定在内外模板的背楞和抱箍上。施工平台用内外模板固定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宽0.8~1.0米,平台顶面沿周边设立防护栏杆,栏杆外侧至模板固定架底部设封闭安全网。施工平台上面铺设5cm厚木板,供操作人员作业、行走,存放小型机具。

已获得查看权限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可以开始立模。立模前,首先对模板进行打磨,清除模板表面的锈迹,磨平接缝处的突出部分,使模板接缝平顺,脱模剂选用较好的水溶性无机脱模剂对模板进行均匀涂抹。然后清除接茬处杂物,若承台表面不平整。在承台顶面外膜的位置铺一层10~20mm的1:2的找平砂浆。

模板安装采用起重设备吊装,人工配合,分节段安装,安装时,按照测量墩身底边线位置,先将一侧圆端形模板立在承台上,放稳后吊装对应的两块平板模板与已就位的圆端形模板用螺栓连接,连接时要不断调节测量 ,使得模板直径符合要求,最后拼接另一端圆端形模板,拼接时要注意对角线要相等,宽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板缝平整,误差在验标允许范围内。模板使用4mm钢丝临时固定在站立钢筋上,模板之间用连接螺栓(Φ20mm)连接;最后调整外侧模板的垂直度,拧紧连接螺栓。

墩身翻模由两节模板组成,每节模板高度为2.5米,墩身第一次浇注砼高度3.5米,以后模板循环翻升,每次浇注砼高度为5米。

施工时第一节段模板支立于承台顶上,模板加固定位后开始砼浇筑,待砼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上第二节段、第三节段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上,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第一节段模板同时拆除第二节模版的最下层拉杆,此时荷载由已硬化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墩底。待第一节段模板作调整和打磨后后利用塔吊将其翻升至第三层,依此循环向上形成拆模、翻升立模、模板组拼、钢筋焊接绑扎、灌注混凝土、养生和测量定位、标高测量的不间断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